列国鉴·英国丨记者观察:希思罗机场跑道扩建规划为何难落地

2024年3月,伦敦希思罗机场突然"趴窝"了。一场变电站火灾让这个号称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彻底停摆,20万旅客被迫在航站楼里干瞪眼。有人急得直跺脚,有人干脆躺平刷手机,更多人心里直犯嘀咕:这么大个国际机场,咋就两条跑道?这不跟早高峰挤地铁似的,稍微出点岔子就全乱套了嘛!

这事儿说来也邪门。希思罗机场每年接待旅客近8000万人次,愣是靠着两条跑道硬撑。要知道同级别的国际机场,哪个不是三四条跑道起步?巴黎戴高乐机场三条,迪拜国际机场四条,北京大兴机场更是直接整了个"海星"造型。英国人倒好,一条新跑道从撒切尔夫人时代就开始规划,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。

机场CEO沃尔比耶心里那个苦啊。每次开会都得解释为啥第三条跑道就是建不起来。环保组织天天在门口拉横幅,附近居民三天两头举牌子抗议,政府官员们更绝,今天说支持明天就变卦。这不,新上任的工党财政大臣刚说要推进项目,同属工党的伦敦市长转头就在推特上开喷,说这是要拿伦敦人的肺当空气净化器。

要说这事儿还真不能全怪政府。1980年代那会儿,英国人就琢磨着要扩建希思罗。结果周边居民不干了,说飞机噪音影响睡眠。后来环保组织又跳出来,拿着碳排放数据说事。最新测算显示,要是真建了第三条跑道,每年得多排放700万吨二氧化碳,相当于给全英国每人发辆越野车可劲儿造。

更绝的是房价问题。自从2018年议会通过扩建计划,附近几个区的房价就开始往下掉。温莎那边跌得最狠,直接缩水6%。那些住豪宅的土豪们急得直跳脚,联名写信抗议,说跑道一建,他们家的城堡景观就毁了。这事儿闹得,政府也是左右为难。

经济账倒是算得挺明白。官方预测说,新跑道能在60年内带来610亿英镑收益,还能创造上万个工作岗位。机场附近的钢铁厂老板们早就摩拳擦掌,就等着接订单了。可老百姓不买账啊。住在机场边的汤姆大叔就说了,工作岗位是好事,可他家房子要是贬值100万英镑,去机场扫一辈子跑道也补不回来这个窟窿。

要说英国人的办事效率,那真是没谁了。一个风电项目要准备上千份申请材料,核电站建设能被"保护威尔士语"这种理由给否了。地方议员们更绝,张口闭口就是"别建在我家后院",管你什么国家发展大计,保住自己的选票才是正经。现任首相斯塔默急得直挠头,再这么拖下去,英国基建真要变成欧洲的笑话了。

看看别人家是怎么搞建设的。北京大兴机场从开工到投用只用了五年,迪拜更狠,直接在沙漠里怼出个世界最大机场。反观英国,两条跑道修了80年,第三条还在图纸上打转。有军事专家调侃说,就希思罗现在这个运力,真要打起仗来,军用飞机怕是得排队降落。

工党政府这回是铁了心要推进项目,放话说2029年必须动工。可反对派早就准备好了法律武器,环保组织的律师团随时准备打官司。经常在希思罗转机的商务客们早就受够了,每次延误都恨不得给议会寄投诉信。留学生们更是哭笑不得,照这个速度,等他们毕业了跑道可能还没挖第一铲土。

这事儿说到底,反映的是英国社会的老毛病。既要发展经济,又要保护环境;既要推进基建,又要照顾民意。各方利益纠缠在一起,就像一团乱麻,剪不断理还乱。希思罗的跑道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英国人的纠结与矛盾。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,最后卡在半空不上不下,看得人着急。

这篇文章只是供着看的,没什么实际用处,也不是啥建议或者指导哈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,就赶紧联系我们把它删掉。